關于綠色食品的標識?
你知道什么是"綠色大蒜"、"無公害蔬菜"以及"有機蔬菜"嗎?你明白貼在蘋果、大米上的"QS"標志代表什么嗎?四川市民王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農產品標準太多,他都不知道該怎樣選擇.
八成市民分不清標準
王先生講,到菜市場買菜時,面對眾多的食品標準,他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該買"無公害",還是選擇"綠色食品"或者"有機食品".
記者來到各大超市看到,不少大米、食用油都標有"綠色食品"、"QS"等標志,有的在同一個商品袋上就標都會有兩三個標識.記者隨機調查從中發現,有75%左右的人大概知道"無公害食品",50%左右的人"好像知道什么是QS",但是有85%以上的人"分不清市場上出現的食品標準各自的不同點".
多頭管理標準太多
農業部門人員表示說,無公害食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以及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以及規范的要求,突出安全因素控制;綠色食品既突出安全因素控制,又強調產品好的與營養,經專門機構認定,可使用綠色食品標準;綠色食品又分為A級綠色食品以及AA級綠色食品;AA級綠色食品等同于有機食品.
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以及有機食品在生產、收獲、加工、貯藏及運輸的過程中,都采用無公害的生產技術,實現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從而扶持了其產品無污染的安全特性,有利于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
目前綠色也好,無公害也好,都是一種農產品安全標準,無非是農藥、化肥的殘留成分指標不同罷了,但國際上在這方面一般就只有一個標準.
而在我國為什么有這么多標準?農業廳相關人士介紹說:"農業部門要負責管理食用農產品的生產環境、農業投入品使用等情況;質監部門要負責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監督生產領域執行情況;衛生部門要負責食品生產經營資格及食品生產、經營、消費場所等監督管理;工商部門要負責監督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從養殖到加工到市場流通再到出口,一種食品至少涉及七八個部門以上,少了誰都不行."
標識越多越安全
四川省農業廳科教處工作人員介紹,如果企業生產的農產品達到某種標識,可以進行去申請,經過了農業部批準才能使用.就從目前情況來講,現在四川申請這種標識的企業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包括申請有局限性,特別是鮮活的農產品很難申請.再次,也沒有強制這種農產品達到這種標準后,必須申請.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胡光偉表示,現在受國情影響,我國農產品還沒有達到統一標識.相對我們而言,市民很好到正規大超市購買食品,因為一般的農產品都需要基本檢驗才能進商場.農業廳綠色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稱,農產品的安全根本是在生產環節,市民只能運用產品上的標識來識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標識越多,農產品達到的標準也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