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創立不是口號,時尚行業如何創立突破?
日前,《商業力量——談天說地、走進西安》活動匯集了一眾企業品牌高層、時尚零售業同仁等近百位行業內人士,以開放的思維對話行業前沿觀點。
其中,品牌董事長夏國新先生就“的創立思考與實踐”發表主題觀點,與現場人士分享了的創立思維與實踐經驗。以下為夏國新先生講話內容:
為什么都在談創立?
突然發現市面上關于創立的書籍、關于創立的論壇越來越多,大家都對創立愈發重視。我們公司也湊熱鬧,去年是公司模式創立年,今年覺得還不過癮,依然是模式創立年。連續兩年推動一個主題,公司歷史少有。仔細想想為什么大家這么重視創立?我想可能包括幾個原因。
一、德魯克說過,企業有兩個基本功能,而且只有兩個基本功能:營銷和創立。簡單地說,營銷是指發現顧客需求,創立是指滿足顧客需求,所以創立涵蓋企業的方方面面。好的設計、好的質量、好的形象、好的服務等等,這些都依賴于不斷創立,離開了創立,企業變成一潭死水。
二、環境劇烈變化??萍几淖兩?,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應用對許多傳統產業是顛覆性的,這一點都不為過。原來的成功方法,現在成了絆腳石。同時,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也在劇烈變化。世聯的陳勁松總結說: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從年五四運動開始,每三十年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現在又進入了新的未來三十年,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倒逼企業求變求發展。成立僅4年的,預計今年銷售突破億元,去年銷售億元,預計今年可能達到億元。說明智慧之選者看到了未來。這擺在傳統企業面前的不是要不要創立的問題,而是如何創立的問題。有的企業不斷創立前行,而有的企業止步不前,日漸衰落。但創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創立的土壤和環境。
以下是我對創立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一、自組織。將企業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織,每個小組織給予較大的自由空間,小組織就會變成創立的主體。這符合自然法則。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是這個意思,老天沒有什么仁義,把萬物當作野狗一樣對待,萬物各自發展。后來的荀子也有同樣的論述:“萬物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币簿褪钦f,老天并沒有做什么,但萬物能夠在公平自由的環境下,各自發展,不見老天做了什么,卻看見了老天的功勞。這就是自組織的思想。螞蟻搬家是很有趣的。搬家起初有一群螞蟻用嘴拖著卵,幼蟲向東走,而同時另一群螞蟻拖著同樣的東西向西走,還有一些螞蟻,也許是意識到混亂,空著手東西來回跑,后螞蟻群終于向一個方向前進了,在沒有明確指揮的情況下,經過很長的跋涉,蟻群選定一個地點,工蟻自動開始建巢,然后自我管理。這給我們一個啟示:自然界就是一個表面無序的有序組織。
放眼看社會,專制讓位于民主,計劃讓位于市場,依賴某一個人是行不通的。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也揭示了這個世界你越控制就越控制不了。所以,自組織也是社會的管理形式。VISA的前總裁寫過一本書叫《混序》,書中談到了VISA是一個隱形組織,是由眾多的自組織組成,沒有對決的名氣,認為混序(表面混亂中的有序)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這跟我們老祖宗的觀點是一致的。我對自組織很有興趣,我認為這會激發企業的創立,這創立來自于每個組織不斷地自我演化。任正非說:“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我想也有這層含義。馬化騰年給他們的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提到了騰訊七個維度的灰度管理法則,提到的靈活度、開放度、冗余度和進化度等觀念,以此創造企業的創立環境。上周我剛剛去騰訊內部參觀,感覺企業沒有拘謹的形式和條條框框,組織架構相對分散和獨立,自由度高,也許就是這些讓騰訊具備了不斷創立的能力,創造了今天的微信。騰訊今后還會再出新產品,這不會奇怪,因為他有創立的環境。
我們以自組織的思想,不斷嘗試將企業劃分為更小的組織,給予更靈活自由的空間,個人感覺確實帶來了一些創立,近微信上的價游戲就是O2O部門獨立決策推出的,目前已經有萬人次參與,完全超出了預想。集權組織是一個在創立,自組織是眾人在創立。
二、學習力。一個組織的創立能力與組織的學習力息息相關,組織學習,拓寬視野,增強分析能力,從而激發源源不斷的創立。我認為領導帶頭學習非常重要,德魯克說一個組織的瓶頸就像瓶子一樣在頂部。一個組織的規模和格局是由領導的思維和格局決定的。我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每當自己學習后,就會發現企業有很多問題,進而提出改進要求,而當自己一段時間不學習,就會覺得企業挺好、沒問題,所以,一個領導感覺自己的組織沒有問題就是很大的問題,因為組織停止了進步!《顛覆式創立》的作者威廉·泰勒說:“如果你想做的事都是已經做過的,那么你想要得到的就是已經得到的。”
推動團隊學習也非常重要,團隊學習,推動組織學習思想更新,從而帶來創立動力。十年前,我讀人大DBA,有一門包政教授的課,當時他說,如果學管理就學一個人的話,那就學習德魯克,如果只讀一本管理的書的話,那就讀《管理的實踐》,坦白說那時我對德魯克不了解,但我回來就開始讀這本書,受益很大,隨后我就在公司推動學習,每周三下午學習德魯克,我親自參加,大家也感覺收獲較大,從那時起到現在十年,除了重大活動,每周三都要學習德魯克,現在已經學習了他的很多書。學習,各部門不斷用德魯克的思想對部門進行改進創立。部門內部每周還有自己的學習會,學習相關的專業書籍。我們還成立了學院,聘請外部和內部講師講課,分成不同班級,每年有年級評定,對領導有推動學習的考核。我們的口號是:學習只有今天,沒有明天。不斷學習,也推動了企業的創立發展。
三、容異。也就是對不同意見不同個性的容納能力。創立是一種思維。有時是對傳統的顛覆,許多創立是在奇思異想的不斷試錯過程中產生,需要組織更寬容的氛圍。美國是創立我國,中歐肖知興教授有過一個研究,發現美國創立城市排行與當地同性戀比例排行成正相關,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創立需要容異。組織創立需要多元個性,鼓勵不同意見,獨立思考。古語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德魯克說“如果沒有反對意見的決策就不是真正的決策”。組織創立往往來自多角度思維。特斯拉幾個高管中,一個來自蘋果,一個來自航空,一個來自豐田,這些多角度的思維創造了完全不同體驗的特斯拉電動車。
我們也做了些嘗試,成立創立試驗田,相當于特區,有相當大的特權,這些試驗田也帶來了許多創立。創立初往往只是奇思異想,創立的實現真的需要容異的環境。公司許多創立是在很多人懷疑中取得了成功。
四、走自己的路。就是不能人云亦云,要能獨立思考。講一個旅鼠的故事,旅鼠的生殖力很強,幼崽20多天就成熟可以生育,當鼠群到一定數量時,旅鼠會亂竄,這時不知誰先開始向一個方向前進,其它旅鼠都開始跟著前進,直線前行,逢山過山,遇水涉水,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隊伍越來越大,誰也不知道去哪里,但都似乎擔心落后。后,一直奔到大海,跳進海里,全軍覆沒。我覺得咱們人類有一種精神,那就是這種動物精神,盲目跟隨。
企業要避免盲從就要獨立思考,要敢于逆潮流而動,往往這樣才能帶來創立?,F在許多公司都在做多品牌,一直堅持做單一品牌,?抵制短期發展的誘惑,我認為未來不是品牌數量的競爭,而是品牌質量的競爭。把一個品牌做深做透很重要。是在單一品牌之下,我們推出多條產品線。另外,在眾多品牌都在季末打折的時候,我們多年堅持不打折。我說這些不代表我們的做法都正確,只是說明我們盡量能獨立思考,走自己的路而帶來創立。如果只是單純模仿,那就只能做個跟隨者。為此我們在公司內部設立了金點子獎勵,季度創立總結會,年度創立人物評選等,目的是鼓勵獨立思考的創立。
以上是在創立方面的思考和實踐,有些也只是初步的嘗試,做得還不好,但我認為自組織、學習力、容異、走自己的路是創立的搖籃。我們會堅定的按這些思想去不斷推動。在環境巨變的潮流前,永遠是創立者的機會,是做潮流后崛起者,還是潮流后的淘汰者,完全在于自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無論有多少倒下,都會有更多的崛起!祝福大家都成為崛起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