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要注意養成好習慣
國家為了保護國民,設立和完善了嚴格的聯防聯控機制,以此阻止疫情蔓延。那么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自身也要有意識的響應倡導和要求,此時更應該注意養成好的習慣,應對疫情。
一、需要保持好的飲食習慣。
比如集體就餐的時候,各個方面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不吸煙、不勸酒、不浪費,在飲食的過程中要堅持“三減”,減鹽、減油、減糖,避免產生別的類型的問題。
二、要保持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科學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咳嗽的細節,保持好的心態等。
三、保持好的衛生習慣。
比如正確洗手,定期進行家庭大掃除,保持家庭居家環境的整潔衛生,同時積極參與單位和社區的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事實上,很多習慣的改正,說起來容易,實踐起來卻有點難。例如用公筷公勺,本來是為了安全和衛生,但在有些老年人看來,就是生分不熱鬧。但是人類已經為很多不良習慣付出過慘重代價。飯前不洗手的代價是病從口入;合餐的代價是飲食的不衛生,等等。所以為了更健康的生活,改變一下不合理的日常習慣,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做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