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遭遇假肉門 海口海產品消費增多
月初,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機關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偵破的十起打擊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個別地方的牛羊肉、雞豬肉陷入“假肉門”事件。海南省海口市的餐飲業是否受到影響,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在記者隨機對50位消費者進行采訪時,有30人表示近不會去小餐館吃飯;有9人表示,相關部門應拿出排查、監管方案;有11位消費者表示對此事不知情。相比較,雞鴨鵝牛羊豬肉的消費量比過去有所減少,而海產品消費明顯增多。海鮮優先家陳總經理告訴記者,假肉事件的影響很小,受影響很大的是出臺的廉潔禁令,讓一些公款消費的人群望而卻步。在府城經營羊肉店的一位老板告訴記者,造假屢禁不止問題根源主要在于羊肉價格高、羊肉加工企業“小亂散多”難以監管。加上在海南,很多市民青睞吃羊肉,但該省羊又不能自足,一直依靠外省輸入,另外,羊的生長周期長、養殖成本高,多胎率低、市場銷售可經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一個主要原因。
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調研培訓部主任王龍告訴記者:“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現在??谑幸恍┎惋嬈髽I主打平價海鮮,并開發性價比高的大眾菜品。同時,取消較低消費、服務費、包間費等條款,放低身段積極培育大眾餐飲市場,走親民路線。另外,不少餐飲企業還推陳出新,用多年的好口碑吸引顧客,還有的在菜系上做文章?!笔泄ど叹钟嘘P負責人建議要多部門形成監管機制,針對不同的餐飲門店,充分發揮協會規范經營的作用。采訪中,也有不少消費者建議說,走聯合采購的路子,可讓消費者提高對餐飲業的信任度和安全感。